辽宁工程技术大学,位于辽宁省葫芦岛市,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省属重点大学。自1951年建校以来,学校始终坚持“立足辽宁、服务国家、面向世界”的办学定位,以培养高素质工程科技人才为己任,为国家和社会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。本文将从学校的历史沿革、学科建设、人才培养、科研创新等方面,对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进行简要介绍。
一、历史沿革
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始建于1951年,前身是东北工学院,是我国最早的煤炭高等院校之一。1953年,学校迁至辽宁省葫芦岛市,更名为辽宁工程技术学院。2005年,学校晋升为省属重点大学,更名为辽宁工程技术大学。经过多年的发展,学校已成为一所多学科、多层次、多形式的高等学府。
二、学科建设
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以工为主,工、理、文、经、管、法、教育、艺术等多学科协调发展。学校设有20个学院,涵盖工学、理学、管理学、文学、法学、教育学、艺术学等多个学科门类。其中,煤炭科学和技术、地质工程、安全工程、机械工程等学科具有鲜明的特色和优势。
三、人才培养
学校始终坚持“以学生为本,以质量为魂”的办学理念,致力于培养德才兼备、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工程科技人才。学校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,其中,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,博士生导师20余人,教授、副教授等高级职称教师600余人。学校实行“本硕博”贯通培养模式,为学生提供多元化、个性化的培养方案。
四、科研创新
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积极开展科学研究,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,紧密围绕煤炭、地质、安全、机械等优势学科,开展了多项国家级、省部级科研项目。近年来,学校承担了国家“973”计划项目、国家“863”计划项目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等重大科研项目,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。
五、国际合作与交流
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,与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。学校每年选派优秀学生赴国外知名高校交流学习,同时也欢迎国外优秀学生来校深造。学校还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会议,邀请国际知名学者来校讲学,为师生提供了广阔的国际视野。
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在过去的几十年里,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,为我国煤炭工业和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。面向未来,学校将继续深化改革,创新发展,为实现“双一流”建设目标而努力奋斗。我们相信,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,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