岩松,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校长,是我国工程技术教育领域的重要领军人物。在王岩松的带领下,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积极探索融合发展之路,不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,为我国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做出了突出贡献。本文将围绕王岩松与上海工程技术,探讨其在融合发展、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的成果与启示。

一、融合发展:打造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

王岩松与上海工程技术:融合创新,未来 室内设计

1. 深化校企合作,构建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

王岩松强调,校企合作是推进工程技术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。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充分发挥行业企业优势,与企业共建实习实训基地、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,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。学校还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,共同培养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。

2. 推进国际化办学,提升学校国际影响力

王岩松认为,国际化是提升高校竞争力的关键。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,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,提高教师国际化水平。学校还设立了国际学院,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工程技术人才。

二、教育教学改革:创新人才培养模式

1. 强化实践教学,培养应用型人才

王岩松指出,实践教学是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。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注重实践教学,建立了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,确保学生具备扎实的实践能力。学校还积极与企业合作,开展项目式教学,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。

2. 推进课程改革,提高教学质量

王岩松强调,课程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。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以市场需求为导向,不断优化课程体系,增设新兴交叉学科课程,提高课程与产业需求的契合度。学校还注重教师队伍建设,提高教师教学水平。

王岩松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在融合发展、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。他们以创新精神引领工程技术教育发展,为我国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做出了积极贡献。在新时代背景下,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将继续深化改革,为培养更多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而努力。

参考文献:

[1] 王岩松. 工程技术教育改革与创新[J]. 中国工程教育,2017(4):1-5.

[2] 张晓刚.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:产学研融合发展之路[J]. 高等教育研究,2019(3):56-60.